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让山东的泰和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和电力)总经理孙莉莉解读出了更多信心。当新能源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基础设施建设随之跟进,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泰和电力面临着新的市场机遇。
输变电装备及电线电缆产业是山东省泰安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而泰和电力是这个产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去年,以推动产业链变大变强为核心抓手,泰安雄心勃勃地提出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为此,泰安梳理出13条产业链,建立专班,推动产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在泰安采访时了解到,与其他链条不同,输变电装备及电线电缆产业链由当地政协主席担任链长,科技局党组书记担任专班组长,成员多半来自科技局,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来自科技管理系统的干部成了专班主力。
高配置之下,“科”字头专班深度服务的产业链,呈现出不同风景。
从济南出发,向南直行80公里便是泰安。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城区依山而建,山城一体。
除了旅游城市的名片,泰安在某些工业领域占据优势,输变电装备便是其中之一。“除了发电端之外,输电、变电的所有装备,都可以在我们这里找到对应企业。”泰安市科技局高新科科长许凯的话对应着现实。这里是国内输变电装备产品最全的城市。
泰安国家高新区中天门大街,泰开集团总部所在地。作为国内电力设备“前三强”之一,该集团旗下拥有29家高新技术企业,几乎涵盖了电力系统的整个领域,并打造了多个细致划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去年3月,当输变电装备及电线电缆产业链专班刚刚组建之时,身为专班骨干的许凯和同事们遇到了不少挑战——该产业比较特殊,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能源安全,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因为深受国家整体布局和政策影响,该产业相对成熟、市场固化。不过,市场产能过剩的现实也提醒着他们,必须想办法发展。
在电力系统,互感器的作用是将一次侧的高电压、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的低电压、小电流,便于仪器仪表计量、测量和保护。在山东,泰开互感器公司是打造数字化车间场景的典型。
走进该公司,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技术确保了生产的全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透明化。计划、生产、资源三者密切配合,大数据分析进行生产决策,提高生产的全部过程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合理计划安排生产,生产流程畅通、资源充分有效地得到利用。
“数字化的介入,让客户和供应商分享到了我们的能力。我们是智能化、数字化的受益者。”泰开互感器公司生产副总吴光斌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新型工业化是知识经济形态下的工业化,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是其本质特征。”在此分析下,许凯认为,要围绕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带领企业重点实施智能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用“小投入”换来“大产出”。
泰开互感器公司在数字化上尝到了“甜头”,也为该产业“打了个样”。该专班正在做的就是推动该产业链上的每一家规模以上企业都进行项目策划和技改升级,以此达到强链目的。
“做制造业不是一两天能做成的,一个个零部件,装满一台台设备的灵魂;一台台设备,筑起一座座变电站,架起一条条输电线。”这是泰和电力创始人张树民创业20多年来的感悟。但现在,他有了新收获。
以往,泰和电力做产品,需要从江苏、上海、西安等地远距离采购零部件,但产业链专班的介入使得事情变简单了——同城本地化采购使得该公司成本大降。这种协调本地资源的能力正是专班的强项。
出身于科技管理系统,许凯形成了一个习惯:先看企业的技术上的含金量是不是到位,再想如何帮他们到位。这个专班细致地梳理产业链图谱,确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这才是强链的抓手,也是科技干部的强项。
这两年,泰和电力打破国外垄断,研发出了国内独家产品,被装入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中。正是因为手握独家核心技术,“中国500强”正泰集团与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新建3条特高压开关生产线,产品替代进口。许凯总结道:“攻关核心技术,占领创新高地,才是强链的根本。”
在国内转了一圈之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最终将新项目落到了山东科德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德电子),看重的就是后者的应用转化能力。科德电子常务副总丁方志和记者说,科德电子的崛起是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深度参与推动的,是专精特新企业,可与科研院所无缝衔接。
在他看来,中科院团队的新技术将对整个水表、电表行业“改变游戏规则”。比如超声波测量传感器技术,将用于测量水流水速、水文水利等方面。
“传统水表产业已经做到了‘天花板’,要想做大做强只能引入新技术。”丁方志的这个判断与专班不谋而合。一年来,后者邀请众多高校院所专家到产业链企业“把脉会诊”;同时,推动企业研发投入、项目打造激发内生动力。
“原先在科技管理系统,就是培育技术,打造项目,推动产业,但现在我们不仅仅关注一个项目,一个企业,更站在全产业链的高度上看问题,想办法,找思路。”这是专班成员的真实感悟。
记者了解到,这个专班紧盯国家能源政策和“双碳”目标,大力推动产业延链、补链,慢慢的变多的优秀企业涌现出来,产业也呈现更好发展前景。2022年产业链营收同比增长16.5%,工业税收同比增长12.67%。
在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鲁缆公司)的车间里,智能化设备改变了传统场景,以往靠人力转运单线工装的镜头难觅踪影,现在智能机器人轻松地完成每根800多斤的线盘转运。
作为“链主”企业,特变电工鲁缆公司把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法宝,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迭代升级。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秦天表示:“像我们的五百千伏电缆,运用到了上海静安项目上,运用到了广州楚庭项目上,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在主赛道上,我们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实现了重大装备国产化,推动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企业强,产业链才强。“科”字头的专班既要走出去,引进来,运筹帷幄各种资源,传统优势也不能丢。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他们整合创新资源,新培育11家高企,9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争取7430万元成果转化贷,支持筹建1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
如何打造一条强壮的产业链?这是专班需要思考的问题。特变电工鲁缆公司的案例也说明,强链,是政府专班与企业主体的“双人舞”。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下,只有双方配合好,才能跳出最美的舞蹈。
许凯向记者表示:“尽管输变电装备及电线电缆产业链受到行业现实、国家政策、企业规划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挑战不小,但我们有信心化解困难,实现目标。”